王象乾哈哈一笑,随后叹息一声:“如果是早些年,我一定会将这件事揽到自己身上,可如今……”
说着连连点头,忽然眼睛一亮,道:“我倒是知道一个,不过我也有点担心,你的部下,会不会被人指挥?”
几个月没见,王象乾果然苍老了很多,怎么说也有七十多了,看到他,秦小宝也就放弃了邀请他下山的想法,可是以他老人家的本事,能入得了他眼的,肯定不是一般人。
“他说的是什么人?”
“洪承畴,陕西布政使!”
一听到这三个字,秦小宝立刻皱眉,洪承畴是什么人?这位可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卖国贼,听说还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,才让他投降。
不得不说,此人的才能还是有的,不过,到了晚年,当了卖国贼,这就是道德的问题。
对于这种人,秦小宝的第一感觉就是拒绝,但是他又不能拒绝父亲的要求,因为在那个时代,洪承畴没有任何投靠敌人的机会。
他点了点头,说道:“你说的没错,我的人我都知道,能不能请动他们还真不好说,万一出了什么差错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”
又聊了一会,秦小宝站了起来,离开了,他不是不信任满贵,但是满桂两族,都是攻击型的将军,在防守方面,并不是很合适。
秦小宝向营地走去,忽然想到了一个人,孙传庭,他曾经是陕西的大都督,虽然战败身亡,但是这并不能怪他,高迎祥也是因为输给了他,所以被抓了起来。
此人比洪承畴更有魄力,更有魄力,再加上他的推断,孙传庭现在应当是在户部任职。
这么一想,秦小宝又去了一趟吏部,救人要紧,这个时候,没有什么事情,能比得上自己的救命恩人。
杨嗣昌听到秦小宝来了,很是惊讶,印象中,这是秦小宝第一次来吏部。
把秦小宝迎了进去,还未来得及问秦小宝为什么而来,秦小宝便直入主题:“能不能把孙传庭先生叫过来?”
杨嗣昌心中一惊,自己才刚刚升任孙传庭,秦小宝又要见自己做什么,莫非是做错了?
孙传庭是明朝四十七年的状元,他一开始就被任命为知县,由于他的才能,仅仅一年,他就被擢升为户部尚书。
杨嗣昌上任以后,对孙传庭的办事才能也给予了充分的评价,又升为“大夫”。
秦小宝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,看到杨嗣昌的脸色,就明白了他心中的担忧。
忍不住一声冷笑:“杨公子,若是要收拾一个人,难道还要在下亲自出马不成?我跟你说实话!蒙古兵临城下,察汗浩特正缺一名督邮,这孙先生是被人引荐给我的,我与他并不熟,便过来看看。”
杨嗣昌一听到秦小宝的话,不禁一愣:“你们不是已经征服了蒙古第一大部落察哈尔么?哪里来的寇边一?”
秦小宝遂把蒙古现在的情况告诉杨嗣昌,他的话还没说完,就看到一个英俊的男子,从门外进来。
孙传庭三十岁不到,相貌英俊,颇有几分男子气概,怪不得秦小宝一开始以为他是个英俊的男子。
“秦大人,我想去看看。”
不等秦小宝回答,杨嗣昌已经开口了:“伯雅,你没有经历过军队的训练,贸然过去的话,会很危险的。”
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完,但他的意思很明确,从一个大夫升到总督,看似是一种荣耀,但若是输了,就是身死道消,连带着他的家族也会受到牵连。
更何况,杨嗣昌认为,察汗浩特本不属于大明,根本不需要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。
孙传庭自然知道杨嗣昌的好意,但依然毫不畏惧,直视着秦小宝的眼睛,说道:“在下平生最大的理想,便是学汉军霍将军,在外封侯侯,为大明正名,在下不敢当总督,只想从一个小小的县丞开始,望爷爷成全。”
秦小宝最讨厌的就是说大话的人,要是孙传庭一上来就说一大堆话,或者信誓旦旦的说出这样的话,秦小宝绝对不会相信他。
看到孙传庭眼中的向往,秦小宝就知道,历史没有说错,他有一腔热血,有抱负,和自己一样,都是一个伟大的男人。
他心中一阵激动,忽地心中一热,长身而起,取下腰带上的破虏刀,递给孙传庭,说道:“这把刀名叫‘破虏’,一向是我最喜欢的东西,你就用这把刀,好好发挥你的才能!”
孙传庭听得目瞪口呆,在京师这么久,关于秦小宝的种种传奇事迹,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师,就连这柄绝世宝剑,也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,孙传庭恐怕怎么也想不到,秦小宝竟然会将这柄宝剑送给自己。
他忍不住伸手去拿,声音都有些发颤,“你真是送我的?”
“哈哈!千军易得,将军难得,我对你寄予厚望,别让我失望,而且,这柄剑留在我手里,实在是太浪费了,既然被称为‘破虏’,那就用来喝蒙古人的鲜血吧。”
孙传庭突然半跪在地上,对着秦小宝行了一个大礼,恭声道:“卑职定当不辜负您的期望,为国效力。”
秦小宝亲自搀扶着孙传庭,说道:“事不宜迟,你现在就去查汗浩特,我马上就到,记住,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,只有活着,你的命,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孙传庭领命,先是对着秦小宝鞠了一躬,又和杨嗣昌打了个招呼,这才迈开步子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。
既然孙传庭同意,杨嗣昌也就无话可说了,而且他也没有料到,秦小宝竟然对他的下属这么有信心,这也算是对文臣的一种认可。
“既然你有了主意,那么,朝堂上也不能坐视不理,我现在就召开大臣会议,商议如何驰援前线。”
杨嗣昌这番话,正是秦小宝想要的,他点了点头,说道:“有杨先生在朝,我也就放心了。”
似乎一切都要赶上,出了吏部,才出了营帐,就见到一名木铮的小太监在等着他。
一眼,就觉得这位小公公早到了,也不怪,秦小宝从皇宫到这里,一直在这里走,这一走,就到了下午。